中医究竟适合那些人?发表时间:2021-07-27 16:46 你有疑难杂症吗?你有顽疾吗?这些很多人都会想到中医治疗,事实上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法差异很大。中医以治根、有效的方法让大多数喜欢,那么什么疾病更适合中医治疗呢?现在来告诉你哪些病适合看中医? 1、过敏性疾病 湿疹、荨麻疹、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等,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。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,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,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,停药后容易反复。 而中医是跳出局部从整体来调节,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,邪气入侵造成的,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,排出邪气,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。 2、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常属于激素分泌紊乱,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,不但不好掌控剂量,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。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也是一门强项。中医认为,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,采取疏肝补肾、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,效果很好。 3、脾胃病 如慢性胃炎、腹胀便溏等,一般病程较长,机理比较复杂。西药多为单成分,不如中药个体化治疗(一人一方)更容易贴近病情。 中医认为脾主升,胃主降,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,必要时配合疏肝,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。 4、呼吸系统疾病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:“感冒了不用治,治和不治都是七天痊愈”。之所以很多医生这么说,是因为西医对治疗感冒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。如果是细菌造成的,可以用抗生素;如果是病毒性感染,基本上就靠等待了。但如果用中药辨证治疗,可能一两天就会痊愈。另外,咳嗽、扁桃体炎、支气管炎等疾病也适合中医治疗,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。 5、复杂慢性病 如慢性肾炎、风湿病、中风后遗症、肿瘤等,西医可能会采取激素治疗,有一定的副作用。中医通过辨证选方,喝汤药或扎针灸,效果不错,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,肿瘤患者配合内服中药还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。 6、非器质性疾病 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、精力不足、头晕目眩、口臭、便秘、心情烦躁等症状,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,但是经西医化验、拍片检查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,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,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,做到提早治疗,防止病情加重。 7、大病初愈或体质虚弱 大病后以及体质虚弱病人,往往出现乏力、厌食、失眠、消化不良、盗汗等现象,此时采用看中医效果比较好,因为中医注重整体调理,能使病后虚弱者较快恢复生理平衡。 8、儿童疾患 儿童尤其是幼儿有病时,不但无法对病情表述,就是家长往往也很难准确地陈述病况。而中医儿科采用望、闻、问、切的传统诊疗方法,加上现代化的化验检查,经过综合分析,可准确诊断病情,并对症下药。 9、疑难杂症 各种肿瘤手术、化疗后及癌症晚期患者,中医治疗可协助恢复或延长生存期,提高生存质量。阳痿、遗精、少精、死精、女性不孕、阴冷、神经官能症、面瘫、麻痹、脱发、牛皮癣、白癜风等疑难病,若看中医很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。 10、有病难诊 许多人自觉有病,但经检查诊断后又无器质性疾病时,宜看中医。如有气虚、盗汗、耳鸣、肢麻、肢冷、腹胀、便秘、溏泻、小便频数、口渴、心闷、烦躁、忧郁、精神萎靡、身倦无力、头昏眼花、失眠健忘等症状时适合看中医。 中医看急症也是个好手. 提到急症,很多人会先想到看西医,潜意识觉得中医就是个“慢郎中”,事实上中医在看急症上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。 1、发热 由病毒、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,中医称为“外感高热”。可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中的麻黄汤,出汗后可退热。 姚卫海建议,家里可以备些中成药,如莲花清瘟胶囊、金花清感颗粒、疏风解毒胶囊、双黄连口服液等,对肺炎、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发热具有较好的疗效。 如果体温持续增高(超过38摄氏度,或体温低于38摄氏度但持续6天以上),则不宜继续自行用药,应及时就医。 2、骨折 在户外出现骨折,也可通过中医的手段进行应急处理。如果伤口有出血,要先清除可见的污物,再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。 随后可就地取材,将木板、竹片等粗略加工成长宽适宜的夹板,用绷带或布条固定骨折部位,能有效防止就医前骨折部位出现进一步损伤。夹板与皮肤之间较好垫些棉花等柔软透气的织物。 还可内服七厘散、云南白药等中成药,用以止血和减轻疼痛,同时要尽快送往医院,交由医生处理。 3、脓毒症 人体对外部感染做出伤害自身组织与器官的反应时,便会引发脓毒症。 中医认为“腑气不通”是脓毒症的症状之一,故以“通腑攻下法”来治疗,常用方剂为承气汤,主要成分有大黄、枳实等,能够改善腹腔内脏的血液循环,促进炎症消除,排出细菌和毒素。 此外,“通腑”对动力性肠梗阻也有一定的疗效,患者可在医生排除狭窄、套叠等肠道病变后,选用通腑益气类汤药来促进肠动力的恢复。 4、肠道传染病 中医在治疗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方面也有一定特色。痢疾是由“外感时邪疫毒,内伤饮食不洁”所引起,意思是由于饮食不卫生,吃进了引起痢疾的病原。 中成药可选择葛根芩连颗粒、古方葛根芩连汤、白头翁汤等,都是治疗痢疾非常有效的方剂。 5、眩晕 对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,可针灸攒竹穴(眉头内侧边缘凹陷处)、百会穴(头顶正中央)与三阴交穴(足内踝尖向上四横指宽),或遵医嘱服用眩晕宁片 下一篇亚健康综合症
|